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检察工作 > 公益诉讼 > 正文
公益诉讼

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 聚力秦长城遗迹保护

时间:2024-08-09 10:44:34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不到长城非好汉”是毛泽东1935年10月7日翻越六盘山后所作的《清平乐 六盘山》词中脍炙人口的名句。战国秦长城在镇原县境内共41.1公里长,现存单体建筑51座,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有近2300年的历史。分布在镇原县的武沟乡、马渠镇、三岔镇三个乡镇,是非常重要的文物资源,为了更好地守护人类文明瑰宝,镇原县检察院充分利用公益诉讼法律武器开展文物长城保护活动。

图片

图片

主动履职,开展专项监督

2020年以来,镇原县检察院持续开展县内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今年3月初,镇原县检察院在开展“长城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回头看”公益诉讼专项活动中,检察官李宇在快手本地视频中发现一条有关长城遗址的视频,视频中长城文物保护标志说明碑遭到了人为破坏,随后检察官立即开展调查核实工作。

协同联动,共护长城遗迹

办案中,检察官们通过查阅相关法律规定、史籍文物资料、徒步实地勘查、走访文保员及附近村民等多种调查方式,对镇原县境内的现存的41.1公里战国秦长城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核实。共发现涉及文物保护标志、保护界桩设施、管理维护、文保员日常巡查工作、培训管理等5项具体问题,并就长城保护标志说明破坏问题立案并向主管行政单位发出磋商函,随后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镇检益行志愿者及县文旅局、相关属地乡镇工作人员召开听证会,会上检察官通报了案情,与会听证人员发表了意见建议,经磋商、听证,主管行政机关和属地管理行政机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图片

图片

积极整改,扩大外部监督

“刚才听了检察官和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讲解,我才知道原来我们县内的历史文化这么悠久,我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就是在长城脚下,我们一定守护好长城。”三岔镇周家庄的村民周某在镇政府组织的关于长城保护宣传大会后自豪的地说。

“破坏的长城保护标志说明政府已经组织人员重新修建了,现在我每天都在巡查,也建了台账。”三岔镇文保员吴某某在检察官回访时说。

图片

听证会后文物监管单位和属地乡镇均高度重视,按照磋商要求及听证会上的建议,对长城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及时回复。检察机关通过磋商方式结案,既节约了司法成本,又有效地保护了公益,实现了“双赢”“多赢”“共赢”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保护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要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镇原县检察院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聚焦长城保护,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努力服务长城保护利用和传承,为服务保障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贡献检察力量。


撰稿:席晓文

供图:何子健

审核:赵  祎  姜文娟  张淑媛


关闭

智能悬浮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