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检察版,关注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支持民事诉讼6人,追索欠薪13.7万元;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6件;开展法治进校园18场次……”这是“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镇原县检察院倾力书写司法为民答卷开展的一系列工作。
近年来,镇原县人民检察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维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等重点领域全力救急扶困,兜牢民生底线,切实走好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凝聚合力,托举未成年人保护“法治暖阳”。依托“暖阳为爱”未检品牌,持续深化与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完善罪错未成年人临界预防制度,努力实现对未成年人的帮教一体化和社会化,全方位织密织牢未成年人保护网络。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坚持“零容忍”,受理涉未成年案件32件43人,批捕21人。联合庆阳市心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会机构,开展未成年人心理测评及疏导32次。持续推动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落地见效,制发检察建议4件。深入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18场次,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校园欺凌事件发生,覆盖师生3.2万余人次,编发宣传手册2000余份。

多维发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顺应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新期待,深入辖区内乳制品企业开展公益诉讼检察监督,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2件。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常态化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检察监督,紧盯“生鲜灯”、寄宿制学校食堂和校园周边的“小饭桌”饮食安全存在的隐患,制发检察建议1件。会同卫健、住建等部门深入辖区内13处高层小区开展供水实地调查,针对二次供水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2件,督促相关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切实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靶向用力,走好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高质效推动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走深走实。持续推进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用心用情用力延伸帮扶触角,向因案导致生活困难的8名当事人发放救助金13.2万余元。依托“马锡五”式检察工作室,持续深化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受理来信来访46件,全部做到“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全力搭建检民“连心桥”,被告人张某某因受伤无法出庭,检察官主动与法官磋商,决定到被告人所在地出庭支持公诉,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司法温度。

植根黄土,点滴为民。下一步,镇原县人民检察院将以更实举措、更强担当、更优作风努力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进一步提升“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实绩实效,努力让人民群众可感可触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文字:王立涛
审核:刘周元 姜文娟 张淑媛